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oolishbu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奏谱] 敬请老师和谱友们指教:葫芦丝合奏《马儿啊你慢些走》

  [复制链接]
14
发表于 2014-6-12 09:55:5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能不能在发个听听呢!这个对传统葫芦丝曲目是极大的扩展啊!

点评

这首曲子改编后不尽人意,就卡着了,可以在这里试听:http://www.hulusi.com/hulusiqupu/M/201304114263.html  发表于 2014-6-12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1-24 09:52: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背景图还是骑马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4 08:42:54 | 只看该作者
原老師:“差強人意”(還算能使人滿意)與“還是騎馬的好”的口氣好像差別不大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4-20 08:28:33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无论从那个角度说,经典歌曲的改编是要经过多次修改的。但是,没有第一次的改编作品,就不会有成功的葫芦丝改编曲。晓峰的改编是可以的,遵循王老师等的建议,盼继续把它完善。曲谱收臧了。音频未听到关系不大。谢谢!

点评

谢谢李老师支持鼓励~~ ^L^ 的确,每次改编大多要测试很多次的,偶们会再试试~ ^L^  发表于 2013-4-20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4-19 17:13:3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骑马的好,这个赶马的有点差强人意



补充内容 (2013-4-19 17:14):
既然是“马儿你慢些走”,就应该是信马由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1:00:01 | 只看该作者
wuxiangting 发表于 2013-4-18 20:40
欣赏了,给妹妹和晓峰老弟献花!{:sos ...

谢谢张大哥的欣賞和支持~~~{:soso_e121:}{: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1. “稍慢、回原速”之类文字是应该放在房子里呢还是里外都行呢?
——本来我都是摆房子里面的,有一次也是点评某个曲谱,郝老师说可以也可以摆外面?这里是因为版面比较满了,如果把小房子弄高了挤着上一行的音符我觉得不好看,所以就尝试把“稍慢、回原速”摆外面了。。。

2. “同段歌词反复后,结尾不同,房子序号用罗马数字”,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纯粹的曲谱吗?
——最近沈老师对一些曲谱的点评经常建议器乐曲谱的小房子序号用罗马数字,个人理解:器乐曲就没有歌词不同的分别,用罗马数字是可以的哦?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硬性规定?

点评

哦,是这么回事。明白了,我也是同样的问题。  发表于 2013-4-19 1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46:58 | 只看该作者
wangqinmin 发表于 2013-4-17 21:28
晓峰老弟真可以,什么曲子都能改编。60年代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本人参与过伴奏,随后参 ...

谢谢王老师的专业指导~~~~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王老师最有资格来点评马玉涛老师的经典曲目了{:soso_e121:}{: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深受大众喜爱和传唱,才能成为跨越时空的常青树。六七十年代的曲子大多数充满激情热情,正是如今的时代缺少的,虽有一些经典曲目被现代歌手重新翻唱,已经是另一种创作——不是以前那个味儿了{:soso_e113:}

因为前些时候有人在葫芦丝论坛询问这首歌曲的葫芦丝曲谱,还有就是明年是马年,已经有朋友开始为马年春节准备节目了,在找与“马”相关的曲目,所以我们也把这个曲子翻出来尝试一哈用葫芦丝来演奏。但是经典曲目因为大家都熟悉,加上葫芦丝本身条件的限制、还有我们都是业余做这些的,的确是心有余力不足,就如楼上峰哥所说的,目前的音频我们已经做过一些测试了的结果,但还是强差人意,惭愧的说。。。{:soso_e127:}{:soso_e127:}尽管如此,对经典的欣賞和喜欢还是无容置疑的哦{: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4-18 20:40:2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给妹妹和晓峰老弟献花!{:soso_e142:}{: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有两点拿不准:1. “稍慢、回原速”之类文字是应该放在房子里呢还是里外都行呢?2. “同段歌词反复后,结尾不同,房子序号用罗马数字”,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纯粹的曲谱吗?
有点儿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18 19:09:08 | 只看该作者
小鸟一人 发表于 2013-4-18 12:37
可惜没听到,歌曲删除了,是不是老师重新录制去了。两位真是了得啊,曲子改得好听,让我想起那英在一次做评 ...

谢谢小鸟朋友一直以来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太感动了,花花送给你!{:soso_e163:}{:soso_e166:}{: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18 19:06:52 | 只看该作者
wangqinmin 发表于 2013-4-17 21:28
晓峰老弟真可以,什么曲子都能改编。60年代三马(马世俊、马玉涛、马国光)的演唱录音本人都参与过 ...

       衷心感谢王大哥老师的专业点评,我争取修改以后再重新吹奏吧!
      另外补充说明两点:
      1.曲子第一段快板的速度是慢了,原版下载的伴奏,比我修改的这个还慢,我在原伴奏速度基础之上,加快了10%,看来速度还是不够;
      2.第二段抒情的慢板部分,原来的确是用一只葫芦丝来吹奏的,但是遇到了超出音域的高音无法吹奏,我采用了降低一个八度,但是听效果,原曲的韵味就打了折扣(如您所说毕竟曲子太经典了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只好采用两只葫芦丝,以期达到“不吃高音”保持原来的音高,两只葫芦丝相互起到互补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如此改编也还不是很成功!
     综合以上的原因,我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所有好听的或者经典的曲子,都会适合用葫芦丝的形式来演奏!这也给我带来一个启发和警示——选曲、改编都要谨慎,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宁缺毋滥!
     再次感谢王大哥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弟这厢有礼了!{:soso_e183:}{:soso_e160:}

点评

虫MM看到我的点评后提出请求删帖的意见,我的意见是不删帖,请晓峰弟作进一步修改。期待着贴近原味的更好的作品。  发表于 2013-4-18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8 10:20 , Processed in 0.0603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