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245|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河大合唱] 红歌经典《黄河大合唱》7.怒吼吧,黄河!zxh09311制谱上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6: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介绍】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 洗星海日记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段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在乐队全奏和八声部合唱气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涛中结束。

   
   【全曲目录及歌谱链接】
      第1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2乐章.黄河颂
      第3乐章.黄水谣
      第4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5乐章.黄河怨
      第6乐章.保卫黄河
      第7乐章.怒吼吧,黄河




原谱链接: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740
                  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741
                  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7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7: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赏析】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作品在乐队全奏和八声部合唱气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涛中结束。

 

它是整个大合唱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歌曲以主调和复调并用的手法、多变的节奏型、非常宽广的怒吼的形象。它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显示出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巨大的车量,召唤着全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破晓而战斗。

 

歌曲开始部分以主调的写法,逐渐展宽的域,将“怒吼吧,黄河”重复了三遍。形成了极磅礴的气势,给人以紧迫感。接着用复调的手法、多层次地声部节奏处理,描绘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后浪推前浪,像巨人般地发出了怒吼和狂啸,召唤着全中国人民起来战斗。 在气势磅礴的第二段音乐之后,经过四小节间奏的过渡,使曲调速度转入了慢板,以复调的手法,悠长深沉的音调,通过“啊”的感叹,把人们带到了痛苦的回忆中去。接着女低音和男高音声部次第陈述了历史上我们民族的灾难,男低音和女高音声部也参加起来,交织成一段色彩丰富、感情真挚、哀声四起的悲歌。仿佛神州大地到处都在呻吟,都在控诉。这是一段绝妙的音乐,感人至深。通过情绪的大幅度跌宕,和前段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为下乐段高潮的出现作了准备,并为高度地概括整个大合唱作了精巧的安排,体现了作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也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第三段音乐的情绪是突然转换的:速度转为稍快,和声以主调写法为主,描绘了松花江、黑龙江、珠江、扬子江一起在呼号,衬托出四万万民众团结起来,誓死保卫国土的浩浩荡荡的宏伟情景。最后一段由无限感慨的“啊!黄河”为导句,引出以连续三个小节切分节奏为特点的第一个乐句。曲调是级进上行,造成一种一往无前、锐不可挡的气势,令人振奋不已。最后,作者把结束句重复了三、四遍,以递增的速度、多变的和声处理,造成具有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力的高潮,使黄河战斗的警号声久久在人们的心头回荡,鼓舞着人们永远向着胜利前进!

 

 [以上相关资料全部来自网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3:49:0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歌谱是zxh09311谱友上传的《黄河大合唱》(共七首)中制谱难度最大的一首,是参照人民音乐出版社1975年版的《黄河大合唱》(合唱谱)和中央乐团演唱录音整理并重新排版制作的。我个人认为,它与目前网上所能搜集到的《怒吼吧,黄河》(简谱)相比较,无论从记谱的准确性、完整性讲,还是从排版的合理化、规范化上看,都是堪称楷模的。非常感谢zxh09311谱友为之付出的劳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7:14: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xh09311在2010-1-27 11:31:56的发言:

      有一个小问题请教:音符一行多变的括弧为什么由“QMSS2”体的形态改成“宋体”的呢?还有,您在论坛粘贴歌谱是直接由QM格式粘贴还是经过了别的格式转换?因为我看着比原歌谱清晰,所以有这个疑问。

关于声部变行前后的花括号样式问题,请参看此帖:

http://www.ppfeng.com/dispbbs.asp?Boardid=2&ID=4480&replyID=3067&skin=1

 

这里展示的歌谱是先将QMM格式用虚拟打印机输出为PDF格式后,再转成PNG图片格式的。为提高歌谱清晰度,这次字号较前几首大了一些。

 

(我将调整后的原歌谱和PDF格式发到您邮箱了,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7:21:4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2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是据《音乐编辑手册》,衬词在未破句时无需加括号,本歌谱中许多“龙格龙格龙格龙”并未破句,为什么都加了括号呢?二是据《音乐编辑手册》,多段歌词应用数字标明顺序,五段歌词以上的每行都需标记,可是为什么本歌谱如“河边对口曲”可以不标注呢?

 

《黄河大合唱》有多个版本,出版年代也有差异。这个歌谱是zxh0911谱友参照人音1975年10月出版的《黄河大合唱》(简谱版)制作的。《音乐编辑手册》是1994年10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庆祝建社四十周年规划项目之一,也是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音乐出版物记谱与排版规格的需要,日后制谱才有了一个“权威性”的制谱标准和参照依据。

 

这里“龙格龙…”没有“破句”为什么要加括号,《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经典作品,我估计可能是尊重并保留了原作者(冼星海先生)的记法,或者是为区别于原作歌词的需要吧。

 

《河边对口唱》是一首由两人对唱、齐唱、合唱三部分组成的歌曲,并非所谓的“分节歌”,五段以上歌词须在每行前加段落序号是为了“转行时演唱方便”。您认为这里有必要加吗?

 

下面的谱例是人音1975年版的截图,供大家讨论:

原谱链接:《保卫黄河》 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509

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996

《河边对口唱》http://www.ppfeng.com/gp/QMshow.asp?id=1363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2:58:38编辑过]

r88R48oC.jpg (176.67 KB, 下载次数: 125)

r88R48o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4 15:17 , Processed in 0.0579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