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香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声部歌谱] 歌谱《儿行千里》请指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2-11 17:48:28 | 只看该作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新年伊始,看到这首歌,心里真有一股温暖。谢谢老师。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2-12 01:20:55 | 只看该作者
我综合上面几个版本并参照音频,对这首歌的记谱与排版作了些调整,供参考和一起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2-12 07:0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qinmin 于 2013-2-13 12:45 编辑
yx_h 发表于 2013-2-12 01:20
我综合上面几个版本并参照音频,对记谱与排版作了些调整,供参考和一起讨论:

       郝老师的调整稿忠实于刘和刚原唱,运用了跳跃符号和两种拍号,使反复关系交代明确一目了然,象出版物一样工整, 是本论坛蛇年第一精品之作。请郝老师附上链接以便打印分发给我的队员。
       我在四楼对《儿行千里》提出的八点意见是以人音《手册》为依据的,郝老师的调整稿为我们做出了具体的典范,尤其是在排版上更是叫绝,把前奏安排为两行,从第三行开始起唱,全曲没有一处转行断线的现象。这证明按照《手册》制谱就是精彩、就是好。
       想多说的是;制谱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有个观念问题,我们有的会员总以自己的观念制谱,想咋写就咋写,爱咋弄就咋弄,对相反意见不屑一顾不于回复,连起码的对人尊重都不讲,以后谁还愿意为这样的稿件点评呢。也许有人会说;“我制谱是为自己用的,是为眼神不好的老年人看的,我不讲那么多的规矩。”果然如此我说可以,你今后想写多大就写多大,想咋拐弯就咋拐弯,但是要上传到制谱论坛并且申请点评,就得听人意见,就得讲求规范。当然你也可以在稿件上干脆注明;此谱纯为自用,无须他人点评。

点评

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原本也是觉得制谱尽量把词曲字号设置大些,看得清楚最要紧,但是在这里是来学习正规的制谱规范和技巧的,所以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来制谱,就应该循规蹈矩,尊重老师们的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13-9-8 20:31
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  发表于 2013-9-8 20:26
王老师说的是。郝老师的调整稿比我们学院音乐教材更工整更简练。收藏备用,如获至宝。  发表于 2013-2-14 18:03
我是在谱友上传的这首同名曲谱基础上修改的,故不再重复上传了(附一个PDF格式吧)。同一首歌记谱会有多种样式,我所排发的只是这首歌谱的排版样式之一,谈不上“精品之作”,仅供大家一起讨论用。  发表于 2013-2-12 12:17
既要就具体曲谱进行讨论,须以人音《手册》(在记谱与排版方面目前唯一最专业和较完整的工具书)为共同基准,否则就会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论坛自己并未另立行规。《手册》本身的内容也是可以讨论的  发表于 2013-2-12 12:16
申请点评目的不仅是为了展示交流自己的曲谱,更主要是为了探讨如何记谱与排版更准确、更规范,从讨论中使自己上传的作品更完善,进一步掌握软件的功能,提升制谱的水平。这也是开创此版块的初衷。[  发表于 2013-2-12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1:25:39 | 只看该作者
王宏伟演唱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謝謝郝老師和版主wangqinmin先生悉心指導。{:soso_e163:}{:soso_e160:}我原來用的是王宏偉音頻版的過門,再仔細地聽了,開頭好像是這樣。我以前認為劉和剛視頻版的過門好像前面不完整,故沒有用。請郝老師和wangqinmin先生再指導,爭取弄成一個較好的版本。

点评

其它不说了,曲谱上方几处小音符没有实际意义,建议删除。  发表于 2013-2-14 12:54
又听了几遍,郝老师的记谱是准确的,我们乐团就按这个曲谱合乐。  发表于 2013-2-14 12:45
讨论:儿化音的词“会儿” 两种唱法记谱是不一样的:下方加横括号,是唱(读)作一个音节(huir)记一个音符;不加横括号,容易唱(读)作两个音节(hui-er)记两个音符。  发表于 2013-2-14 12:24
为何倒数第四行“路啊”与“没走”两处都是切分节奏,记法却不同呢?  发表于 2013-2-14 12:21
如果这样记,前一个“跳越记号”不用双细线(段落线),因为不是从一个完整段落跳越的。  发表于 2013-2-14 12:07
王宏伟与刘和刚用的是同一个伴奏(张宏光编配的)。开始应是弱起(后半拍),休止也没有那么长。  发表于 2013-2-14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2-14 14:52:0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已经很不错了。学习!{: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2-14 15:57:03 | 只看该作者
提点儿个人看法,供参考:1、标题字号过大。2、字体简繁不统一。3、房子应该再升高一些。4、速度、力度符号应该标记在曲谱的下方。5、演唱形式可以改“男声独唱”,把“根据刘和刚演唱记谱”标注在曲谱的最下方。

点评

补充一哈:速度、力度,歌曲简谱记主旋上方(下面让位给歌词),器乐曲谱摆下方(上方让位给技巧符号),有分别的说。;-)  发表于 2013-2-15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6:51:59 | 只看该作者
謝謝行雲流水001的點評。{: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7:4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8:32:1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什麼原因,最近打譜運用捆綁歌詞法,屢遭失敗,進不得,退不得,搞得整頁作廢,要另起爐竈。所以後來凡遇要捆綁歌詞,我就用加音符的辦法解決,避免捆綁歌詞。這次打《兒行千里》,也是基於這一想法,纔這樣處理的。再,社會上流行的歌譜,一般也都是這樣處理,我也就沒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不知在這種情況下,在“會兒”下加橫括號行不?





点评

不用歌词捆版加横括号时,“儿”上方的音符要改为相同时值的空白符。如图:  发表于 2013-2-14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24 03:08 , Processed in 0.0646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